第三百零二章 冤杀(第1/2页)
作品:《开局盘点十大朝代小说》皇太极引兵入关,袁崇焕听闻后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
大军所经过的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各城,袁崇焕都分兵留守。
朱由检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下令嘉奖袁崇焕的部下,并让袁崇焕统领指挥各地援军。
只不过这一次皇太极显然是有备而来,不久之后,遵化,三屯营都被后金军攻破,赵率教也在遵化战役中身中流矢阵亡,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而死。
随后皇太极率军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见状急忙率兵护卫京师。
待袁崇焕率军抵达京师后,朱由检召见袁崇焕,赏赐御用酒菜及貂裘慰劳袁崇焕。
而袁崇焕则是以兵马长途奔波,疲惫不已,请求入城休整,但遭到拒绝。
于是袁崇焕驻军城外,与后金军鏖战,双方互有胜负。
在袁崇焕的顽强抵抗下,皇太极始终没有能够取得使命紧张,双方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后皇太极又发动了几次进攻,可皆是袁崇焕挡住。
下令戴承恩在广渠门列阵,祖大寿于南面列阵,王承胤在西北列阵,袁崇焕在西面列阵以备战。
中午时刻,清骑兵从东南面进攻,祖大寿率兵奋力接战,而王承胤却拔阵向南避战。
后金军力战祖大寿不下,于是撤退,明将刘应国,罗景荣等人率兵进行追击,杀伤后金军千余人,而明军死伤也很多。
此战骨骺,袁崇焕又派遣任守忠率领五百人用火炮轰打金营,后金军被迫后撤,京都之围遂解。
袁崇焕率军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可这本来应该是大功一件的。
可是,当后金军退了之后,袁崇焕被召入宫,非但没有嘉赏,反而是被治罪。
朝堂之上,一众东林党人,诬陷袁崇焕和皇太极暗中勾连,故意放皇太极入关,这才导致京师之围。
此次皇太极率军从龙井关,大安口入关,而此地是属于蓟辽总理刘策所管辖。
袁崇焕则是在得知皇太极率军入关,直逼京城,所以才千里迢迢赶来救援,自认为有功无罪。
但是朝中大臣却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皇太极有勾结。
对此,朱由检也心生怀疑,这也是朱由检的性格,疑心很重。
而退走的皇太极,在得知袁崇焕的遭遇后,也意识到除掉此人的机会来了,当即就施展了一出离间计。
要说皇太极的手段,其实并不算高明,甚至都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了,仔细想一想就能发现很多的破绽。
但是因为满朝文武都认为袁崇焕有罪,再加上皇太极的推波助澜,朱由检最终还是中计了。
十二月,朱由检终于做出决定,袁崇焕被下狱关押。
“愚蠢。”
看着朱由检关押了袁崇焕,视频前的朱元璋冷声骂道。
在明末士气,袁崇焕是少数一些有能力的人了,这样的人怎么能杀呢。
要杀也应该杀朝堂之上的那些废物。
整天只知道高谈阔论,但却实际上却狗屁的本事没有。
而且,这一次针对袁崇焕,难道这些人就没有私心吗?
如今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际,可这些人却依旧没有丝毫的紧张感,还在迫害忠良。
谷/span而朱由检呢,在朝臣和皇太极的设计下,也是傻乎乎的就中计了。
或许是因为太没有安全感了吧,朱由检的确是很容易生疑。
对任何人好像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很多时候,就很容易被一些风吹草动给影响。
就比如袁崇焕这事,如果他真的好皇太极有什么秘密协议,那又何必率军前来呢?
还击退了皇太极,这显然是矛盾的。
没有袁崇焕拼死抵抗,京城之危不可能这么快就解除,甚至能不能守住都还是两回事呢。
就这样的人,你能相信他私通皇太极?
而且,袁崇焕私通皇太极,也总得要有一个目的吧,而从这件事情上,袁崇焕得到了什么。
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
可以说整件事情,只要好好静下心来想一想,绝对是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的,而且前后根本就解释不通,矛盾重重。
可就是有这么多疑点的情况下,朱由检依旧还是将袁崇焕给下狱了。
或许他心中有其他的想法,但是东林党那些官员的诬陷,也绝对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些自诩为士大夫的读书人,在排出异己这件事情上,的确是很有能力。
再加上朱由检又十分倚重他们,更是让他们肆无忌惮了。
在狱中一直被关押到崇祯三年八月,朱由检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看着视频里,袁崇焕死死咬牙,不肯屈服的样子,视频前的朱元璋怒骂道。
“士大夫,又是这群士大夫,宋朝怎么灭亡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