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设计结构(4K)(第2/3页)
作品:《科技发展的垄断》他在请示了顾青之后,也走到操作台前,盯着显示屏上面的数据和空间站模拟的动态图,随后开口说道:“天工,打开实验投影模拟。”
“博士您好,实验模拟投影已打开。”
在操作台上,有亮光闪烁,随后聚集成一个个空间站的亮点模型。
众人看到在实验模拟当中,货舱离开空间站之后,借助节点舱上的辅助机械臂的力量,九州空间站实验舱转向90度,再次与空间站主体对接。
当另一个核心舱腾出位置之后,又有实验舱了,采用轴向交会对接到空间站主体。
还是在节点舱辅助机械臂的协助下,向另外一个方向旋转90度,与节点舱侧面对接口连上。
空间站一系列的动态建设过程,极为直观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但哪怕如此,如果是普通人或者其他行业的专家来看这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操作,恐怕早就眼花缭乱了,但是在实验室众人看来,这些操作都极为精确甚至是精准。
从各种设备对接的力与速度、对接的时机、轨道计算、姿态调整、引擎输出功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智能ai程序天工都在一旁跟随着空间站建设、工作的进度,标注了公式和数据。
细致的看下来,在航天器的建设时间和空间对接上,这一套流程富有逻辑性,几乎已经是大夏空间站官方标准答案的进阶优化版。
但是这还不够。
杨市匈看着每一次对接的细节,还有每个接口因为冲击导致的细微形变,眉头越发紧锁。
他的心里面不时会想起顾青刚刚说的话:以后再这座空间站生活、工作的航天员不是几个人,而是十余人甚至数十人。
这代表着他现在设计的不是普普通通的汽车、轮船,而是将数十人放到最恶劣环境当中,让他们赖以生存、生活下去的“家”。
汽车出了车祸,有主体框架、安全气囊作为最后的保障。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出了问题,再不行也能跳船、跳伞。
但是空间站在外太空要是出了问题,那些航天员如果没有及时搭乘救生舱,就只能在没有空气和水源的恶劣太空环境中等待后续地面上的救助。
“t字形适合大夏空间站,但不一定适合我们九州空间站。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毕竟空间站主体重量、所用设备这些重要参数,我们与大夏空间站都不一致。”
周瑜这句话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打醒了杨市匈和其他工程师。
在此之前,他们也都是三好学生,想着尽快利用好公司资源,把空间站设计成功。
但也正是因为资源太丰富,待遇太优厚,并且还有前面大夏空间站的作业可以抄,他们在设计空间站造型的时候,虽然有设计一些其他形状和对接方式,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的“跟着前辈”。
不仅是杨市匈开始着手选择其他设计,实验室内的其他工程师、实验员也开始忙碌各自的工作,部分主要负责空间站结构设计的工程师更是一边抓着头,一边眉头紧锁。
顾青的视力早已经突破了普通人类的极限。
他清晰的看到这些工程师、实验员的眼睫毛在不停的眨眼中掉落……
眼睫毛都能这么掉,那被实验帽子束缚的头发,恐怕也……
而在他身旁,杨市匈在一阵纠结的选择中,最终还是选定了自己最初想做的项目。
一圈圈圆环光点组成了一个数道圆环旋转结构的空间站。
十分科幻,也十分美丽,甚至顾青已经可以想象到这座空间站在轨道上成为巨大螺旋的风景。
但是杨市匈却愁眉紧锁,口中喃喃自语道:“这个数道圆环组成的旋转结构很好,甚至能够在部分情况下减少损耗,但是有个很大问题,空间站动平衡无法解决。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的实验、生活,操作设备引起的震动、舱内物资的改变都会改变每一道环的质量分布,尤其是在太空中,微小的重量都会影响航天器的姿态稳定。
而且,圆环空间站的旋转体半径越长,力矩越大,动平衡问题就越大。
按照当初的设想,要想具备即时的质量分布调整能力,环形旋转体的舱体结构可以分成数个舱段,在每个舱段都有可以用来调整质量分布的压舱水、压舱模块甚至是陀螺仪矫正器。
当一名航天员向其中一个舱段移动时,就会从这个舱段的压舱水仓相应抽取压舱水注入到对向舱段的压舱水仓中,以维持整体的质量分布均衡——类似于做汽车轮胎动平衡时候用配重块来调整动平衡。
但是航天员的运动可以控制,可航天员的实验、隐私生活,还有操作设备引起的震动、舱内物资的改变根本不可能精确控制。
不行,现阶段弄不出来。”
疯狂的摇头之后,杨市匈又从一堆设计图中找到了目前已经快要报废的蓝星国际空间站设计图。
他双手一划,将其放置到操作台上,让无数光点聚集在一起,把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图和运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