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付出(第2/3页)

作品:《《晚唐浮生》小说阅读

田周围开辟了一些果园,阿保机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夏人接手后,打理得更好,邵树德刚才就尝了一些李子,味道非常不错。

又征讨大黄室韦、小黄室韦,迫降之,成为附庸。

这是标标准准的草原大汗的崛起路数,势头非常猛。

“捧圣州可还缺什么?”邵树德走到一条水渠边,找了个阴凉处坐下,听着潺潺流水,看着郁郁葱葱的麦田,倒是十分惬意。

又屡破渤海,大掠而还,甚至连女真诸部都被他打败过,俘获了不少人丁财货。

李世民甚至能从印度河流域摇来人,万里迢迢去打高句丽。

“陛下,酋豪们是去北平还是洛阳?”捧圣郡王傅李巨川问道。

宴散之后,邵树德又得到消息:飞龙军北上,寻得一处霫人牧地,斩首两千余级,俘一万五千人、牛羊马驼十余万。

狩猎可以考校酋豪们带来的随从、子弟的本领。

饮宴则是增进感情的阶段。

捧圣州典军马景跟在二人身后,亦步亦趋。

唐人并不讳言利益,夏人同样如此。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圣人说记得你们,将来要给好处,那就大大方方收下。

生病了,能请到好郎中吗?

子女教育,有好的老师吗?

想看些书,到哪里去买?

阅兵是为了宣示军威这是草原人最能听得懂的语言。

随后,他又问道:“李卿家人在陇右?关西?还是洛阳?”

既然要收其勇士,那么自然要好好考校了,宫廷卫士、银鞍直也不是什么垃圾都收,至少水平要过得去吧。

“捧圣州亦是王土,在哪安家不都一样么?”李巨川笑道:“如今很多华夏正州,在古时候多半还是羁縻地,若无先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羁縻地永远成不了正州。臣是捧圣郡王傅,如果臣都不做出榜样,王府僚属、军将们又怎肯在此安家?”

邵树德与蕃人酋豪们的情谊,还是维持得相当不错的。他在各个部落间,也流传着各种正面光辉形象,这种形象还能遗泽子孙后代,至少两代人不成问题。

至于其他的,他也懒得管了。

“陛下,臣家数十口人,皆在捧圣州。”李巨川答道。

麟州折氏、杨氏,就是这样的边地豪强。杨氏原本还是书香世家,现在允文允武,文武两方面都有人才,已经是新朝的顶级豪门之一。

乾隆征新疆,打缅甸、大小金川,从国家角度而言亏出血,朝野内外反对声浪几乎直冲天际。但他就是凭借个人意志强行推动了,和缅甸的仗打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难看,与战败也差不多了,但就是不怕亏损,就以个人意志强行推动,花费九百多万两白银,战死病死诸多大将高官,最后让缅甸刚刚吞并的暹罗复国,割让了西双版纳等地区,强行打断了这个东南亚小霸苦修无数年等来的上升国运。

李巨川陇右人,曾为韩建幕僚,后在汝州任职,由韩建举荐担任王傅。

北平府当然已经建起了捧圣郡王府,但郡王年幼,并未住过去,这间房子甚至被暂借给了六部官员居住。酋豪们面见郡王,其实是要进宫才行了。

“卿等之心,朕明矣。”邵树德说道:“若有知交好友,愿来捧圣州的,可一并唤来,朕记得你们的付出。”

不要小看个人间的情谊。

阿保机闻讯,仓皇退走,耶律辖底象征性追了一番便退兵了。

“陛下,什么都缺。”圣人都这么说了,李巨川岂能不抓住机会,立刻说道:“经学生很缺,无法教化百姓。各色工匠也不够,想打制点什么器具都很麻烦。将来郡王就藩之后,王府这缺那缺的,委实不好看。”

“陛下,臣家十余口人,也在县里。”没人问马景,但他还是凑上来说道。

“今年在北平,明年就要到洛阳了。”邵树德说道:“捧圣州往北平,数十里一驿,快马加鞭之下,旬日内必可抵达。今后永为定例,不得偷懒。”

李巨川、马景二人拜谢。

当然,他们也得到了收获。至少邵树德记住他们了,将来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这是难以估量的。

还好,辽东一直有种通用语,即幽州官话掺杂了胡人词汇的变种:汉儿语。久而久之,各族百姓自发选择了这么一种语言作为日常交流工具,初步解决了问题。

七月初二,礼圣、奉圣、忠圣三州官员、酋豪及永安宫宫监、万户、千户们纷纷抵达。

阿保机还是有点门道的,虽然他很可能只是误打误撞。

若非历史上他昏了头,非要南下幽州,三次会战被后唐杀得惨败,损失了太多开国精锐,以至于连西部草原都有心无力的话,辽国又何必与北宋菜鸡互啄。

邵树德闻言连连叹息。就本心而言,谁不愿意住热闹繁华的大城市呢?边塞苦寒之地,安全都是个问题,生活更谈不上便利。

有得必有失,说的便是这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