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捅穿那个倒霉鬼!(第1/2页)

作品:《从拯救

事实证明,岩城景作为《文学之春》的副主编,对于期刊市场以及舆论变化的情况,还是把握的比较准确的。

在随后的数天里,秋原悠人的这部《看不见的客様》,开始在舆论上迎来了不一样的变化。

因为这部作品是直接以加长(厚)版专刊的形式发布的,所以剧情走向已经一目了然了。无论是读者还是书评人,都可以直观地来分析这部作品的好与坏。

在报纸上,原本批评秋原悠人“江郎才尽”的书评人纷纷不做声了,其中像西岛友辉这样的书评人,更是假装自己没有说过什么坏话一样,又夸起了秋原悠人作品的优秀。

至于原来就支持这部作品的书评人,就更是主动出击了起来,夸赞之词溢于言表,并强烈推荐读者去看一看这部作品,称这部作品是霓虹这些年来少有的“法庭派”佳作!

学术界的人士也少有地凑了凑热闹。通常来讲,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推理文学这一块的,这些学术界人士是不会关心推理小说的。

但这次不一样,秋原悠人这部作品的写作手法采取了“回忆叙述手法”,这样的写作手法,是欧美那边才比较盛行的,在霓虹本土非常少见。

秋原悠人的这部作品,不但采用了这样的写作手法,还写得如此地优秀,其中真真假假,一个真相接着一个真相,剧情不断地反转,让人目瞪口呆。

因此这些学术界的人士,纷纷称赞起秋原悠人这部作品是“洋风和魂”的代表作!

总之,从报纸和各类期刊来看,各方人士都对这部作品表示了极高的认可度,甚至还有人认为其可以去争一争植村赏!

在舆论的反馈下,读者群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网络上,支持这部作品的帖子数量,完全超过反对这部作品的帖子数。一些原本说自己不喜欢这部作品的题主,要么删帖,要么换了个说法。

极少部分依旧冷嘲热风的帖子,更是直接被人骂的个狗血淋头。

在市场上,一些原本已经放弃追读的读者,也因为这一切的转变,产生了好奇的想法。在这一种心态下,他们纷纷转头再去买了那本加长版的专刊。

在看完之后,更是纷纷表示了极高的认可!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的发生喜闻乐见的,就像《文学之春》这些其他期刊杂志的编辑部,便纷纷开始紧张了起来!

原来《四月青年》的销量撑死也就15万册,妥妥的行业老四地位,犯不着担心什么。

但没想到《四月青年》直接憋了个“大招”,弄了个加长版专刊出来,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按现在的市场趋势来讲,简直就是来势汹汹。说不定等销量出炉后,直接就把哪个倒霉鬼给捅穿了!

……

周五上午,《四月青年》编辑部的销量统计分析会,气氛相当昂扬。

这一期的《四月青年》期刊发布后,成绩一扫上周因为秋原悠人休刊带来的颓靡,咸鱼翻身起来。

周一的销量达到了3万册,周二的销量达到了3万5千册,但到了周三周四,反而逆势上涨到了3万9千册和4万千册。

一般来讲,期刊已经发布,往往都是周一最高,然后在逐日下降的。但《四月青年》的这一期,却凭借着秋原悠人作品的口碑,一路开始了“逆袭”,反而在后面逐渐发力。

参加会议的大城利香、粟津秀树等编辑,脸上一个个都可以看出兴奋的表情——毕竟这段时间以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才财力,终于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而之前一直反对把秋原悠人作为宣传重点的河本俊右,这个时候反而不说话。《四月青年》凭借着秋原悠人作品而销量爆发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之前判断的错误。

大城利香坐在主位,环顾了一眼众人,然后叫来粟津秀树,让他汇报了其他竞争对手最近一周的成绩。

粟津秀树收到指示,分发起了文件,同时叙述起来。

景繁社的《文学之春》,在这段时间被抢占了不少大学附近的渠道,销量下降不少。但对方也立刻做出了反制,加大与各个学校图书馆和学生会的合作,所以销量没有跌出20万册(之前的销量是21万册),目前排在第三。

漫谈社的《东京文艺》,这段时间稳扎稳打,继续保持大量的书评版面宣传。除此外,因为有濑户玉枝与中田启斗两名招牌作家的连载作品,所以杂志还是有非常多的忠实读者拥护,销量比之前更进一步,达到了26万册,排在了第二。

东映社的《东京青年》,因为有一部作品宣告连载结束,所以流失一部分读者群体。但毕竟读者基数在那里,而且还有些读者对新连载感兴趣,所以销量还是有29万册,保持着第一的位置。

至于漫谈社的《新小说》,粟津秀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了……这本期刊在没有招牌作家和宣传资源后,现在连炮灰都算不上了。

汇报完毕后,粟津秀树又拿出一份统计课送来的报表,讲道:“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