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尊号与北衙(第2/3页)

作品:《晚唐浮生最新章节无弹窗笔趣阁

还没人能对他不利。

“就用‘建文神武’吧,太长反而不美。”邵树德说完,看向太常卿,道:“姚卿,这事你来办吧。”

“臣遵旨。”太常卿姚顗(yi)应道。

他是建极十五年初接替丁会成为大夏第三任太常卿的。

其时正月刚过,内务府监赵植在出外巡视时,薨于馆驿。遗体运回洛阳,葬于北邙,丁太常唱完这场后,身体也不行了,没几个月就薨了。

姚顗是长安人,唐末进士,根正苗红的关西人。他还是司空图的女婿,文采很不错。

为人方正,规规矩矩,脾气非常好,“终身无喜怒”。

他在地方上当县令、刺史的时候,因为脾气太好,为人轻视。入中枢当官后,办事勤勉、仔细,缺点反倒不明显了。

这人就像个大秘,适合在直属机关内任职,不适应出任地方官员——地方官需要狠一点、强势一点,没有脾气是不行的,只会任人拿捏。

内务府监一职,则由少监储仲业升任,黄州刺史崔居俭补少监之职。

“此事就这么定了。”邵树德最后一锤定音,道:“该知会的人,尽快派使者去吧。”

“臣遵旨。”跟着这样的圣人,大臣们愈发感觉没有自我意志了。

不过,这是幸福的烦恼。

没有这样的圣人,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甚至更差。

群臣散去之后,邵树德紧接着召见了下一批人:他在西域建立起的那套班子的成员。

五个梅录:廉祐、偰元助、阿啜、庄约、龙思同。

这五个人中,出身高昌的廉祐主管营田,目前留守焉耆;偰元助主管教化,随驾回京。

北庭降官阿啜、鸊鹈泉庄氏出身的庄约分管财税,前者随驾入京,后者留守高昌。

焉耆降人龙思同分管户口、监察等事务,随驾入京。

林牙二人:火山奴、卢质。

前者是高昌降人,目前在京。后者是河南人,历仕州郡,后担任户部员外郎,今年初前往安西任职,目前留守高昌,算是庄约的直属下级。

达干四人:阿里骨、萧阿古只、仆固大悲奴、巴布。

阿里骨是北庭降将,统领汗庭直属部队两千余人。

萧阿古只过去后,与他分掌此军。

仆固大悲奴是高昌降将。

巴布则是拔汗那降人,原新附军指挥使。

作为第二次理蕃院、北衙系统改革的试点承接人,这批官员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其中很多人坐上了火箭。

“朕先谈谈北衙枢密院。”邵树德说道:“在此番改制前,枢密院的主要工作便是监督各部丁壮训练。战争爆发之时,再行文至各部,征丁兵马、牛羊。其他还有一些琐事,但都不重要,主要的就是这些了。”

“而你们在西域时所做的事呢?”邵树德看向几位达干,问道。

“臣深入各部,了解骁勇善战之士的数量,录其姓名。夷离堇敢有阻挠私藏者,臣便以国法处置。录入兵籍之勇士,着各部优恤,年底会操之前,需私下加练,定期考核。”阿里骨说道。

这其实就是半脱产士兵了。

之所以是半脱产,是因为经济底子薄,他们还需参加一定量的农业劳动。但不管如何,战斗力比起之前是有所提升的,装备也稍稍好了一些。

“阿里骨,你做得很好,尤其是深入各部,令朝廷的权威凌驾于头人之上,这一点非常好。”邵树德赞道:“但还不够。接下来朕打算征发各部勇士,组建一支常备军,军号‘背嵬’,分左右两厢,计步兵一万、马兵两万。背嵬军自草原南下,入镇中原,为期三年,三年后换一批人。想要做到这件事,你的工作还要深入一些,将更多的部落囊括进来。”

背嵬是党项酋豪对自己亲随的称呼。

铁骑军中就有背嵬都,其成员是真背嵬。背嵬军的成员就不一定了,只是借用这个名称罢了。

三万背嵬军服役期间,按禁军标准发饷。服役期满,返回草原,散为百姓。其中佼佼者,可以补充进禁军、镇军、州军。立下战功的,可以在汉地、草原为官。

这其实是加强朝廷权威的一种办法,让草原蕃人对中原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在过去三十年,邵树德其实已经在做类似的事情了,只是不太成系统,这次干脆形成固定的制度,一直执行下去。

“臣遵旨。”阿里骨躬身应道。

这是给了他更大的权力,可以管更多的部落了。

“你的汉文学得如何?”邵树德问道。

“能听懂,字还认不太全。”阿里骨有些尴尬。

邵树德大笑,道:“这你得学学韩建了。他原本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心志坚毅,刻苦自学,后来已粗通文墨,不用幕僚帮衬了。这样吧,朕有功必赏,你可至北衙任录事一职,朕再给你配两个小使,继续做你之前做的事吧,北庭、热海、碎叶、于阗、仲云五处的蕃部勇士,好好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