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宣州(第2/2页)
作品:《晚唐浮生顶点小说笔趣阁》政治清明,也有开国没多少年有关。再往深入点说,其实就是一个官场风气的事情。
社会有社会风气,武夫有武夫的风气,官场也有官场的风气。
风气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人类政治中有很多风气或潜规则是没法用成文制度来约束的,即便到21世纪依旧如此。
比如斗而不破这种,有些国家就做得很好,大家都有底线,不会你死我活。
有些国家就做得不好,会把反对派送进监狱。
有的国家更离谱,一片腥风血雨,那样人人自危,自然干不成多少事了。
大夏的官场风气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没人敢打包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阅兵发赏,三州府库为之一空。”在侍卫帮助下脱去铠甲的邵树德嘴上说着,心中却没什么遗憾。
钱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开心最重要——嗯,武夫们开心最重要。
话说这帮武夫从洛阳跟着他东行,随后一路南下,足迹遍布直隶、河南、淮海、淮南、江东诸道,过节时都在外地,领点赏怎么了?
不光领赏,还经常全军大酺——有一说一,如果把这比作出征,那么这种出征还是挺爽的,不用上阵杀敌,就赶路而已,还能时不时吃顿好的,领点赏赐,日子不要太爽。
“陛下,宣州百姓归心矣。”萧蘧等人纷纷上前恭贺。
“古有天子出巡之制,四处走走,还是很有必要的。”脱下铠甲的邵树德微微有些气喘,但兴致仍然不减,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群臣纷纷回道。
天子出巡的作用,古书中早就讲得明明白白了,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让天下百姓知道你,加强认同,增加凝聚力。
大夏朝的体制,如果天子想出巡,文官是拦不住的,核心原因是权力结构的问题。
天子有诸宫奴部在,手里有只听命于天子,朝廷无法管辖的直属人口、武力,有自己人,那就没人能把他限制在宫里。
就像满清皇帝想出巡,文官根本拦不住。因为真要撕破脸,清朝皇帝有八旗、蒙古为后盾,可以不鸟你,缺了你们,天下仍然可以运转,因为皇帝有独属于自己的人才库。水平可能是低了点,但真有自己人可以用,这就让皇帝有了议价权。
大夏朝继任天子会不会出巡,全靠他自己怎么想了。
“宣州捐献财货的富商,名字都记下来,赏个八品勋官,仅及等身。”邵树德坐了下来,端起面前的一碗茶,轻啜一口后,吩咐道。
“遵旨。”萧蘧应道。
宣、歙、池三州捐献财货的商人不少,大概有二三十十人的样子,总计捐钱捐物折合二十万缗钱。
杨行密辛苦经营多年,一力恢复了宣州久负盛名的纺织业、造纸业、制笔业、采铜业。其中,造纸、制笔规模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南方的中心,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宣州纸笔、竹木、药材、茶叶、铜钱、丝绸、瓷器大量外输,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歙州、池州稍差,但也差不到哪去。唐末在此设立宁国军,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三个州确实有成为一个藩镇的基础——至少经济基础是有的,还很强。
宣州的红线毯、瓷器、宣纸每年都要进贡一批至皇宫,几乎已成当地“名牌”。
就在去年,宣州方面还在运作,打算让“鸦山茶”成为贡品,打破蒙顶、紫笋、阳羡三大名茶对皇宫的垄断。最终没能成功。
所谓“鸦山茶”,真名叫瑞草魁,陆羽、杜牧都曾为其“代言”,品质还是很不错的。
但品质不错又有何用?打不进皇宫,无法成为皇室御用贡品,名气就要矮人家一截,价钱便卖不上去,销量也不温不火。
邵树德听闻后,都想收广告费了。这不就是皇室代言么?
当然,这只是玩笑罢了,他还拉不下这个脸。
不过,看在宣州商人捐献如此卖力的份上,他也不吝啬为他们的本地土特产打打广告。
“此茶回味无穷,堪称茶中之仙品。”放下茶碗后,他赞叹道。
秘书郎韩昭胤会意,已经在腹中构思“小作文”了——当场就编。
萧蘧在一旁默默看着,笑而不语。
一路行来,他也有些佩服。
江南其实多山岭,平原不多,且比较细碎,没法与北方相比。但气候确实太好了,运输也方便,竟然让他们生生开辟了大量财源。
唐时为了采茶,各个茶园甚至有了专门的“园户”,规模十分庞大。
战乱时代便罢了,如今天下太平,园户、织户们又开始大量出现,各类商品行销全国各地,财富缓缓往江南聚集。
伴驾南巡近一年,可算是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