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两百家机构应邀与会】(第1/2页)

作品:《重生之金融巨头蚂蚁文学

下午,天盛资本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请进!”

陆鸣听到敲门声应了一句,韩秋琳进入了办公室,“我们舆情监控部门发现今天突然出现大量攻击‘启县模式’的声音,不过目前还没有重量级的媒体下来参与,应该都在观望,不敢轻易表明立场。”

闻言,陆鸣淡然一笑地说道:“大报毕竟是谨慎的,已经发声的是怎么攻击的?”

韩秋琳简明扼要的说:“扣帽子,抨击启县模式的混改重整是越改越回去,说你是在开历史倒车,还有一些零散的声音则是对你进行人身攻击,说你在邀民买望,巧立金身。”

听到这话,陆鸣不禁摇头失笑,旋即说道:“这种事情不能不重视,但也不能太重视,舆论高点还是不能丢掉的,底下不是养了一群‘专业网喷团队’的嘛,让他们去线上同这些人对喷就是了,说的高大上一点,去跟他们辩论就是了。”

韩秋琳点了点头。

眼下,陆鸣关心的是明天的一个重要会议,上周末的时候就已经发出邀请函了,请一些业内人士来公司一起坐下来聊聊。

……

翌日上午10点左右,天盛资本来了许多生面孔,有两百家机构投资者的负责人以及财联证券等几家券商机构的人员应陆鸣的邀请到来。

公司内部的一间多媒体会议室里,陆鸣与两百多名与会的外来人士共聚一堂,其中天盛资本的老朋友们都来了不少,最给陆鸣面子的当属朝云信托的林强与万向集团的王越了,掌门人大老远飞过来亲自捧场。

此刻,两百多号西装革履打扮的与会人士就坐,陆鸣则是站在会议大屏幕的一侧,手里拿着一个小遥控器在屏幕前来回踱步走着。

“首先十分感谢诸位能来赏脸捧场,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在如今金融资本过剩的时代,老实讲为资本寻求一个安住的地方也是伤脑筋。”

陆鸣看向众人笑道:“其实早一年前就想请大家伙过来聊一聊,但那时候启县模式不明朗,如今启县模式基本可以确定是成功的一条道路,所以有信心请大家伙过来聊聊。”

众人一听都颇为惊讶,之前收到陆鸣的邀请函是,里头暗示有好事儿,大家一看都高高兴兴的赶了过来,敢情暗示的好事儿就是这个?

这时,一位机构投资人说道:“陆总,实不相瞒启县模式我们这段时间也是重点调研的课题,前天还派人下去考察,诚然从目前来看启县模式是成功的,去年gdp干出了13个多点的增速,但是仅启县的成功仍然不足以说明一切吧?数据样板太少了,没法进一步的分析。”

“启县的成功仍然无法证明启县模式的成功,启县的成功到底是偶然性,还是这个模型本身的竞争力所致呢?最重要的是这个模式它是否具有普适性呢?这恐怕要打个问号啊!”

谷/span陆鸣环抱双臂看向发言的那名投资人点头不语。

不一会儿,那投资人又补充道:“而且,在零五年之前上层把‘三农’投资的责任放到县一级,而到了县这一级,特别是农区县普遍比较贫困,财政严重不景气,甚至是赤字,难以承担乡村的投资责任,这是个瓶颈。那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有效缓解乡村金融投资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瓶颈呢?”

环抱双臂的陆鸣把手放下来,看向对方说道:“好问题。于是我们看到零五年新农村建设国家战略提出来了,上层明确要求‘三农’投资责任从县一级上升到国家和省两级层面,从那以后到现在,十多年来至少投入了几十万亿进去,其中有相当部分就投在了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了巨额的资产,这笔资产规模起底也是20万亿往上打的。”

这时,坐在会议室左侧的一位中年男子马上说道:“陆总说这笔资产起底20万亿,诚然如此,但麻烦的地方就在于乡村的村民是高度分散的,缺乏能够承载这些投资的载体啊,所以这些投资基本都是部门在搞。”

“比如公路局往乡村投了路,形成了巨大的路产,但账在公路局那儿;水务局在一个乡村修了河,旅游局在乡村修建各种各样的设施,各个部门在乡村的投资最后都变成了沉没成本。”

之前那名投资者马上接茬道:“刘总说的没错,我完全赞同,因为部门都在城里,而你投到乡下、投到村里的这些设施就成了管不了、管不好、管起来不合算的资产,作为投资人我们显然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沉没成本的。”

与会的众人都不由得连连点头,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国家在干,私人部门的资本是肯定不愿来的。

众人纷纷看向陆鸣,后者有条不紊的说道:“事实上,乡村并不是没有投资,也不是投资少,国家都干进去那么多万个亿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怎么把国家的这几十万亿沉没成本盘活起来,这是巨大的机遇。”

“刚刚魏总说了,管不了、管不好、管起来不划算,不但不划算还要维护。比如洪水来了,把你修的河道冲了,当地村民绝对不会自己去把它再修复起来,一定是找你,你再给我修好,这是你的事。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