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再议(第1/2页)

作品:《红楼长随扫书

因此实际上张居常本人也是江南世家的代表性人物!

对这样的人物李桂不能,也没有必要怠慢,闻言急忙整了衣冠,亲自迎了出去。

走到门口一看,只见一个一身灰色锦衣,头插木簪,面目清瘦,精神头却极旺的老头正负手利于马车旁。

除了精神头,其他的老头看上去都很平常,甚至平常到了古朴,但是他身边站的公子却很夺目,头束银冠,辰红齿白,一身月白长袍,说不出的潇洒风流。

只是李桂感觉这身形好像有些熟悉,仔细一看,不是妙玉是谁!

“她居然换了男装!这老爷子也愿意!哦,看来这老爷子并非岳父那等读死书之人,这是把书读的通透了……”

内心有规,但不拘与外,李桂认为这是把儒家典籍读透了,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李桂认为都非寻常人可比!

如此思忖着,无形中李桂对张居常的敬重又多了几分,快步向前道:“老大人能来,幸何如之!多年没见,张小姐依然如昔,令人羡慕啊!”

而在李桂观察张居常的时候,张居常也在观察着李桂,不知为何,可能是因为杨柳庙开发的成功,于李桂风神秀朗的之外,张居常感觉到李桂身上有一股沉稳又莫测的气息。

同时张居常没想到李桂居然直接揭开了妙玉的真面目,而且话还说的这么巧妙,这又让他感觉李桂既直爽又可亲。

因此随后抱拳笑道:“李大人过奖了,冒昧打扰,还望海涵。”

而妙玉自然也能听出李桂暗地里夸她年轻的意思,女子大概谁都不会反感这个,闻言不由的“咯咯”一笑,随即对李桂轻轻一曲膝,说道:“见过李大人。”

人的性格是随着年龄而改变的,当然这实际是岁月里发生的事,遇到的人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性格。

而这几年因为见多识广,经历颇多的缘故,妙玉都性格也改变了许多,原来那个清高,拘谨,甚至有些虚伪的性子被磨灭了许多。

一句话与以前相比妙玉的性子变得随性了许多,要是不然大概她还要端着清高的架子,而不是这样随心而笑。

”你我故识,不必见外,快快里面请。”

……

当李桂、张居常、妙玉进入中堂之后,小蝉儿立刻给端上了茶……而和李桂一样,小蝉儿以前也是见过妙玉的,看到妙玉感觉眼熟,在暗暗瞧了一眼,不由的轻轻“啊”了一声。

“咯咯……”闻声妙玉不由的得意的笑了起来。

而李桂也笑道:“你让夫人她们也过来,让她们故人见见面。”

“咯咯,不要她们出来了,我进去和她们说会话儿。”

说着妙玉站了起来,起身之际,额颈微微抬起——实际上她对自己女扮男装的效果感到很是满意。

而妙玉没入屏风后面之后,屏风后立刻传来了“呀”的一声……

……

而直到妙玉没入屏风后面,李桂才再次抱了抱拳说道:“不知老大人来此有何见教?”

张居常来此正是为了开海禁之事……

而他之所以这个时候来,是因为此时他认识到李桂对于杨柳庙的开发已经完全成功了!

而其中李桂所运用的手段,对舆论以及人心的掌控是令他极为叹服的!

当然这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杨柳庙开发的观察,使他意识到李桂有着先进的经济观念,以前所说的开海禁,并不是哗众取宠,或者取悦于上。

而最为重要的是李桂现在成功了,在雍元帝心目中的地位肯定水涨船高!也就是说李桂此时再提开海,就有了分量!

而开海对江南来讲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从上层来讲,海运一直是江南大族利润的重要来源!这在明代早有例证,沈万三富可敌国,就是因为走私,而明代倭寇盛行也都有着江南大族的身影。

而从下层来说,开海更是牵扯到众多人的活计!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几次大动乱早成北人南迁,也就造成伤害土地紧张,甚至民间械斗不止,福建土楼,戚继光的戚家军,太平天国的创立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从事外贸实际是这些人的主要生路!

而现在海禁多年,张家因此日渐衰落,张居常不能不在意这件事!

因此闻言,张居常捋须笑道:“李大人客气了,李大人聪慧过人,名扬四海,老朽也就不迈关子了,老朽找李大人是为开海之事,不知李大人是怎么认识开海的,能否向皇上谏言一下?”

李桂现在正想着到海外弄块地,以当作他一窟,也就是说想着怎么开海,为建窟做准备,但是他自感时候没到。

可是如果要是有了张居常这个助力那当然要好的多,比他孤军奋战好的多!

因此闻言李桂笑道:“开海好事儿,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开海实乃好事儿……”

而不论是夜草,还是横财,实际上都倒出了一个社会本质,那就是社会财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