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先南后北之争(第1/1页)
作品:《五代第一明君是哪五代》第539章先南后北之争
大庆殿大考后,朱秀和王溥带领十几位评审官,耗费两日工夫,优选出十篇佳作送至柴荣御前。
又选出二十几篇文笔最为粗劣,字句不通顺,逻辑难以自洽者,去除封名后也不公布,交中书省和吏部留档,对这批官员进行重点监管。
其余中间者既不赏赐,也不问责。
这轮大考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京官平均素质比朱秀预想中的还要差。
十篇佳作里真正可堪上佳者其实只有两三篇,其中又以右散骑常侍陶谷,和枢密承旨王朴二人文章为最。
其他的所谓上佳,也不过是文笔还算通畅,个别观点能看出有自己深入思考的痕迹,仅此而已。
这次京官考评,优者不是太优,而劣者那是相当劣。
更有甚者,通篇都是东拼西凑的痕迹,看得出应该是提前背下,到了考场也不管题目,强硬默出。
那些背诵的篇目,有许多都是朝廷邸报或东京时报上的文章。
朱秀阅卷时哭笑不得,这番操作,有些像后世考生抄题目凑字数。
评卷到最后,王溥擦着冷汗,千叮万嘱告诫评审团官员,这次大考结果万不可泄露,否则必定引起京城官僚不安。
王溥甚至私下里对朱秀感喟,说是如果放在科举完备的年代,这几百个五品京官有九成都得淘汰。
可官吏铨选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不可能一下子将整个官僚阶层裁汰,只能借用科举制度,一点点更新和提高整个官僚阶层。
朱秀和王溥上午把优选文章送进宫,本想柴荣政务繁忙,怎么地也得过一两日才有结果。
没想到中午回府吃个饭,刚准备小睡片刻,宫里就来人传话,说是柴荣急召他和王溥入宫相商。
莫得法,朱秀只能赶紧换上官服,趁着坐车进宫的工夫小憩一会。
庆寿殿内,王溥早到片刻,正在和柴荣汇报此次大考结果。
朱秀见礼后坐在一旁,看得出柴荣脸色不太好看,应该是知道了此次大考结果,心里大为不满。
“朱秀,你去过江南,又在江宁待过一段时间,对唐国官场有所了解,你来说说,相比较开封和江宁,官员素质差距几何?”
柴荣沉声道,“如实说,无需忌讳。”
朱秀沉吟道:“单从京官个人学识水平说,江宁那边的官员,的确远超开封!”
柴荣眉头拧紧,脸色很难看。
王溥暗暗苦笑,朝朱秀打眼色,让他别说的太实诚,给开封京官留几分颜面。
否则触怒陛下,万一真的下旨处罚一批官员,惹得人心惶惶,只怕会生乱。
朱秀又笑道:“两国官员在文化素质方面有所差距,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江南承平数十年,科举制度从未断绝过。而大部分官员也是出自乡绅士族阶层,无温饱之忧,无战乱之苦,能潜心学问,一心科考(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