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6章 修学堂,建书院(第1/2页)
作品:《神医毒妃不好惹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周清在拟法令时,特地先强调了水质被污染的危害,和痢疾的厉害性,所以百姓们看了那些法令,都纷纷赞同。
大家之前还不知道他们得痢疾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今知道了,他们也按法令的来,主动学会保护水源,不再乱排污水,也不把自家的牛羊赶到河里去。
周清还把楚玄辰制定的法令传到了其他六个县,要其他六个县纷纷效仿。
一时间,七个县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护水源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县里的水井和水库都慢慢变得干净了起来。
云若月又教大家一定要喝烧开了的水,不能喝生水,再教了大家各种防病的小知识,得痢疾的百姓终于慢慢减少了下来。
看到这样的结果,云若月终于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保护水源的事情终于解决。
最近,云若月发现,他们之前在地里撒的种子,慢慢都开始发芽,迅速地长了起来。
看到这些新鲜的嫩芽,云若月是十分的欣慰,她希望今年天气能好一些,好让这些庄稼早日丰收。
大家平时如果没有吃的,就用放了诱鱼剂的鱼饵去海边钓鱼。
云若月经常在改进诱鱼剂的味道,所以那些鱼儿很喜欢吃,大家钓鱼还是一如既往地轻松。
有了海里的鱼类充饥,再加上百姓们的存粮,百姓们终于不用再饿肚子。
不用饿肚子之后,云若月和楚玄辰便带领百姓们开始开展其他工作。
比如指挥大家兴建学堂,动员村里的孩子们都来读书。
之前村里本来有一座小小的私塾,是一个落榜的老秀才开的,他一心想给大家教书,但是学生们家里农活太多。
他们连饭都吃不上,所以便不再来上学,一个个又回去种地,那私塾就慢慢地没落了!
云若月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的基石。
读书可以使人明理,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可以增长见识,使人变得聪慧、进步和文明。
像龙兴县之所以那么野蛮和贫瘠,就是因为百姓们读书太少,懂得太少。
想要改变这个地方的风貌,必须要让这里的人读书。
所以,才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后,云若月就和楚玄辰动员百姓们帮着一起修建学堂。
他们要修一座大一些的学堂,再聘请几个有文化的先生,让孩子们来学习。
村民们来建学堂,云若月也会给他们开工钱,还会给他们管两餐饭。
所以一听到这个消息,许多村民都纷纷赶来,争先恐后地来帮忙。
有了村民们的帮忙,很快,大家就在县衙附近建了第一所学堂。
然后,云若月给学堂取名字叫“求知书院”,寓意学子们前来这里探求知识。
修好学堂后,她又叫方县令帮忙在县里找了几个秀才来教书,其中也包括那个私塾的老秀才。
然后,云若月就让夫子们去动员那些家长,让孩子前来上学。
结果夫子回来回报,说百姓们都不让孩子们来上学,因为他们家里农活太多了,需要人帮忙。
看到百姓们如此短视,云若月和楚玄辰也是十分的无奈。
这些百姓大字都不识半个,又怎么会明理?社会又如何会发展?
如果他们不来上学,那大家的一片心意岂不是白费了?
最后,云若月觉得,这些孩子们必须要上学,他们不能像他们父辈一样无知下去。
所以,她想了一个办法。
她和楚玄辰自己出钱,在学堂里设置了一个饭堂。
她再让夫子们告诉那些村民,说只要他们的孩子来这里上学,就可以免费在学堂里吃两顿饭。
农闲时孩子们就来上学,如果农忙时,她也会给孩子们放假,让他们回去帮忙种田。
百姓们听到这些条件,顿时觉得非常诱人。
这世上可没有学堂给孩子们包饭。
这孩子们既能读书,又能填饱肚子,农忙时还可以回家帮忙种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当然舍不得放弃。
所以,很快,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来上学,那学堂里一下子招了不少人。
有了学生后,学堂就开起来了。
云若月便让夫子们教大家知识,教做人的道理,破除愚昧、封建迷信。
还有给他们普法,让他们懂得律法,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人生道理。
孩子们的生活费,包括夫子们的工钱,都是由楚玄辰和云若月自掏腰包。
当这件事传到百姓们耳中后,大家立即对他俩交口称赞,而且有更多的人前来读书。
在其他的六个县,楚玄辰也让各位县令们跟着修学堂,以同样的方式来招揽学生。
很快,他管辖的七个县都有了学堂,而且招收了很多学生去上学。
不仅如此,楚玄辰到达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