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国策(第1/2页)

作品:《澳洲风云1876小说

结束了临湖水榭廷议,李福寿回到后宫洗漱一番,在落日余晖中,神清气爽的顺着湖边漫步,脑海中考虑的当今世界局势。

如今世界大战进入尾声

协约国取得最终胜利的大局不可改变,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的大局已定。

如同原来历史时期一样,欧洲和西亚北非版图将出现天翻地覆变化,仅仅奥斯曼帝国就分裂出40余个国家,遍及欧亚非大陆。

奥匈帝国则分裂成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共计10个国家,每个国家的地盘都不大,呈现了碎片化。

欧洲除了英,法,德,意,俄五大国之外,其他的都无足轻重,战后新的世界格局演变,将进入拉帮结派阶段。

由于俄国工人党上台,从而引发了波及范围极广的激烈内战,必将会牵动欧洲局势发生新变化,需要仔细观察后方能定论。

虽然帝国百万远征军汇集欧洲,但李福寿最关心的还是北美局势,这一点始终不变。

欧洲是世界舞台的最核心,在这里的表演有助于增强大洋帝国世界地位,提升在欧洲的影响力,提升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奠定全球性强国的基础,属于锦上添花的光彩。

而北美局势,则关系到大洋帝国未来50~100年的真正对手,关系到帝国核心战略利益和未来发展空间,重要性无与伦比。

羊毛战争后

帝国资本和影响力大举进入南美洲,早已经超越了米国主导了南美洲事务,并且将南美洲各国纳入自己的市场范围内,在欧洲人无暇他顾的时候,实现了经济和军事的双扩张。

而西太平洋地区和南亚以及大洋洲,则是帝国经济扩张的基本盘,这里拥有海量的人口和市场,仅神州故国和东南亚地区,就能让帝国的工厂吃到饱。

世界大战让帝国商品畅通无阻地进入欧洲市场,极大的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扩大了澳洲产品的美誉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

但这种好事在战后将戛然而止,各种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将会对帝国输欧产品产生严重影响。

所以,在欧洲取得一个稳定立足点,是大洋帝国战后的基本诉求。

现阶段,李福寿将这一立足点确立在克里米亚,战后该地区即将大规模建设,当地数十万人口也趁着战时混乱被强制迁出,部分华裔劳工已经抵达克里米亚,一切按部就班的施行。

下一步,就是合理合法的将这块地盘拿到手里。

从今往后

大洋帝国的海量商品将从克里米亚中转,输往包括俄国在内的黑海沿岸各国以及东部和中部欧洲,只要在该地区驻扎重兵威慑各国,想必不会有人闹幺蛾子。

搞贸易保护,那得有实力才行。

若有那么一两个不开眼的欧洲小国跳出来蹦跶,正好杀鸡儆猴,揍他没商量。

可以说

克里米亚就是大洋帝国放在欧洲的大喇叭,传递影响力和帝国威严,并且在东欧和中欧倾销产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足点。

否则,隔着漫长的距离,大洋帝国传递到欧洲的声音会变得很小很小,影响力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李福寿考虑到在战后,大洋帝国和大不列颠帝国将会形成全球性的事实竞争关系,国际金融领域英镑和金洋的竞争,军事领域海上力量的竞争,政治、经济领域朋友圈的竞争,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个磨合的过程想必不会愉快,想要恢复战前亲密的关系基本不可能。

那么,大洋帝国对欧关系将建立在德国重建基础上,形成对德和对法两个外交基点,并且拉拢意大利人,孤立英国佬。

大洋帝国如今经济和军事力量位居世界顶尖,已经有实力和英国人掰掰手腕子,拉拢一些欧洲友好国家不在话下。

只是多与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英国人在欧洲的影响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不是人见人爱的主儿,若不是德国这个枪头挡在前面,法国人首先就要和英国闹掰了。

世界大战爆发至今4年了,法裔公民流入帝国约330余万人,其中逃避战火侵害的妇女占了7成以上,其他都是老人和孩子,成年男性占比不到半成。

如此多的法国女人流入帝国,在这里建立了新的家庭,从而成为洋法之间联系紧密的关系纽带,是两国建立亲密友好关系的基础。

法裔白人也超越德裔白人,成为帝国范围内第一大少数民族,被称之为法兰西族。

李福寿对当前大洋帝国的人口结构相当满意,在总计亿人口中,唐族占据了%的绝对比例,白人占据了%,约九百三十多万人口,东印度群岛土著人口不足七十万,散布在太平洋群岛,吕宋群岛及苏门答腊岛等地,成为多民族结构的有益补充。

索马里州,莫桑比克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州先后成为非洲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