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战后利益纷争(第1/2页)

作品:《澳洲风云1876 第534章

仅仅一天后

11月4日,接到出击命令的德国公海舰队水兵们,再也不愿意跟着威廉二世的固执一条道儿走到黑,白白丢掉了性命,愤而举行声势浩大基尔水兵起义。

起义水兵得到德国各地工人和士兵的普遍同情,纷纷响应,反抗的烽火遍及德国各地,深刻动摇了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数十万人涌上街头,打着“要面包,不要战争”的标语,反抗暴政统治。

此时的德皇威廉二世已成孤家寡人,厌倦了战争的德国人对威廉和他的帝国已完全绝望。连一向保皇的德军统帅兴登堡也劝威廉二世退位。

震惊的威廉二世万般无奈,只好在逃亡中发布了退位诏书,黯然神伤的离开了德国。

1918年10月11日,威廉二世逃亡第二天,德国代表在法国小城贡比涅郊区一列火车上,向法军元帅福煦,大洋帝国元帅李栓柱签署投降协定,代表着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在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基础上,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以民族自决的原则形成了数十个新的国家。

克里米亚共和国也位居其中,其范围比原先计划的13万平方公里要大得多,其范围从摩尔多瓦南部边界引出,涵盖了大片乌克兰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使乌克兰失去了里海沿岸港口,变成一个内陆国。

相应的,驻防基辅的第二远征集团军并没有撤离,因为俄国新政府与大洋帝国秘密谈判正在进行中。

近邻的摩尔多瓦地区在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份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

18年12月6日

大洋帝国与沙俄新政府正式签署《基辅条约》,沙俄新政府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土范围,承认其独立国家主权,并且放弃任何领土诉求,双方建立国与国间正常关系。

大洋帝国第二远征集团军撤离基辅等西乌克兰地区,双方和平交接。

而这一条约的签订,引起了英法等国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大洋帝国与沙俄单方面签订合约,有损于协约国集团整体利益。

12月12日

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发表公开讲话,针对英法意盟友的指责,强硬的表示;

大洋帝国作为全球性强国,想做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国家利益,具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性,用不着考虑其他人的观点,这也包括伦敦和巴黎。

别忘了,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

英、法等国疯狂追求在欧洲的传统影响力的同时,为战胜同盟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大洋帝国必须要分一杯羹,在全球利益划分中占有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

大洋帝国的利益不仅仅局限于克里米亚共和国,还有积极发展与东欧和巴尔干诸国双边关系,北非利比亚地区和西亚阿拉伯半岛利益,这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划分……

李福寿的公开谈话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之前调门很高的英法等国短暂哑火了。

欧洲如今百废待兴,法国钢铁生产能力下降到原本的三成,工业能力不足战前的一半,富饶的法兰西历史上罕见的出现粮食供应不足,英国同样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欧洲一大堆新国家排队等待大洋帝国承认,其百万大军还驻扎在以法国,德国和乌克兰为主的欧洲地区,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他们现在可不愿意为了克里米亚问题,而触怒大洋帝国,这得不偿失。

在大洋帝国表现出强硬立场的时候,英法等国就退缩了,舆论调门全面熄火。

但是,有一个国家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对,这就是意大利王国。

这是因为意大利一直对地处北非的利比亚地区抱有殖民企图,利比亚地区自16世纪起,便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延续至今。

20世纪初的12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利比亚,揭开了利比亚战争的序幕。

意大利派遣军队占据了利比亚沿海主要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等,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意大利对利比亚的占领。

两年后,一战爆发,驻利比亚意军几乎全部调回欧洲,奥斯曼重新派遣军队占领了除的黎波里、霍姆斯两城以外的整个利比亚。

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大洋帝国第4集团军回师北非,派出了三个步兵师和装甲狼骑兵师(306师)一部,全面占领了利比亚,并且将的黎波里和霍姆斯的意军遣送回国。

这一行动,刺激的意大利人暴跳如雷,在公开场合表示绝不能忍受大洋帝国的肆意妄为,决不……

12月27日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数10艘战舰,云集地中海的罗马外海,直截了当的实施武力威慑。

此时,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形势极骤紧张起来,有可能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新一轮因为利益划分而产生的矛盾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