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新型火炮的困扰(第2/3页)

作品:《澳洲风云1876 第534章

在昆士兰州依据主场地利之便,可能会暂时占据上风,万一被切断对外贸易以及与南方人口大州的联系,陷入长期的拉锯战中,未来前景难料。

当战争阴云笼罩昆士兰州,当前繁华似锦的局面被打破,有多少人还会站在昆士兰伯爵大人这一边,愿意用生命和鲜血争取更多的自治权利?

这要大大的打上一个问号,李福寿不敢冒险,也没有挥霍的资本,只能打消心中这个不切实际的设想。

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容易,想要熄灭可就不以李福寿的意志为转移了,还是要战场上见真章。

粗略计算一下

当前贸然发动以建立自治政府为目的的战争,胜率不足47%,再加上大英帝国干预的因素,还要再减去10%的机会。

倘若推迟几年

以当今日渐扩大的移民潮和更加雄厚的实力,红河谷方面的胜算便会急剧增大,最迟三年之后,便会增加到6成以上把握,5年后超过7成,8年后超过9成。

8年之后那就是1888年,自己2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也并不算晚,由于己方实力极大的增强,战争造成的破坏也会小得多。

李福寿考虑得入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发现杯中已经空了,于是扬声说道;“来人啊,添茶。”

侍女闻声走了进来,给茶盏中续上香茗,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下老爷李福寿,见他完全没有在意,不免心中暗叹了一声,悄无声息的退出了。

沉思片刻

李福寿反复掂量事不可为,于是便放下了这一件心事,拿起案桌上的文件继续审阅。

这是一份要求发展军工业的提案,李福寿看了几眼就没有兴趣了,在提案后面签了一个“否”字,想了一下又写了一行字;十年之内不予考虑。

开什么玩笑?

人口不足400万的澳洲还想发展军工业,你咋不上天呢?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澳洲仅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中小规模国家(以人口定义),根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重化工业以及高精度光学等先进工业门类的条件。

从院校科研基础,市场规模,人口基数到国际环境都决定了,澳洲先天不足,不可能发展全工业门类。

没有军事工业买就是了,从枪支大炮到军舰,在国际市场上军火供应商多的是,澳洲这样的小地方完全可以买来一个军事现代化,比自己研发生产省时省力多了。

事实上这件事,红河谷一直秘密的都在做。

每年分期分批的采购一定数量的军火,以枪支弹药为主,加上部分重机枪和陆军中口径快炮,秘密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再加上澳洲几乎人手一支枪,枪支弹药是不缺的,中口径快炮今年为了应付四骑卫扩编,进口了60门法国mle187595mm野战加农炮,每门炮使用两匹马牵引,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后膛装填火炮。

普法战争中

法国军队被德国新式克虏伯大炮揍的找不到北,法国人知耻后勇,迅速抛弃了老式前膛炮,全力发展威力更加强悍的新型火炮。

1875年,法国工程师拉伊托勒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螺式炮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其用在了法制mle187595mm野战加农炮上。

这种螺式炮闩可靠性和气密性非常好,优良的设计使它一跃超过了德国火炮,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快炮,领先于英国阿姆斯特朗火炮。

相比较价廉物美的德制克虏伯快炮,法式mle187595mm野战加农炮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一门95毫米炮几乎是德国快炮的三倍价格。

财大气粗的昆士兰伯爵大人不在乎钱,因此一次性订购了60门,除了24门装备给四骑卫以外,多余的火炮全部进入储备库。

澳洲作为英国殖民地,红河谷为啥不购买英国生产的火炮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现今的英国火炮非常落后。

从1865年开始,英国人也不知道脑袋咋想的,竟然开启了历史倒车,抛弃了后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强令该公司生产具有悠久历史的前膛装填火炮,本土陆军和皇家海军全部装备的是这种前膛炮。

原因竟然是伦敦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觉得后装填式大炮对炮兵要求高,训练时间较长,制造费用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列装。

从1865年到1880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全都在生产后膛装填式火炮,配套的炮弹设计成与膛线吻合的形状以方便装填。

这种火炮的装填方式实在是让炮兵们痛不欲生,尤其是高磅数的海军炮,每打完一发火炮都要重新调回最低的俯角,费尽九牛二虎的力气,将沉重的炮弹从前膛炮口推进去。

由于膛线的原因,推弹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卡住,这让火炮的射速简直感人。

1879年2月一次偶然的重大事故,让伦敦的那些老爷们彻底挂不住脸,成为英军火炮改革的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