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德属东非不好搞(第2/3页)

作品:《澳洲风云1876笔趣阁

过千万,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以开发。

这片土地我们拿在手上,哪怕只需要1/3,用不了三年就可以将种植规模扩大十倍以上,为莫桑比克地区的开拓提供充足的纵深。

在这方面,英国人无法与我们竞争。

哪怕是联合开发,最终主要的利益依然属于帝国,我对此坚信不疑。”

李福寿听了没说话,而是目光淡定扫视了在场众人,见他们大多持有类似的观点。

唉,都是我把这些家伙带歪了。

他不由内心自责了一句,然后没有半点负罪感的抛诸脑后。

如今帝国军政高层都有强烈扩张的愿望,就连媒体报刊也会津津有味的谈论,是不是应该把苏门达腊岛和爪哇岛一起收回来?如果占领中南半岛,那岂不是和神州大陆连为一体了?欧洲应该有帝国的地盘。希腊附近的群岛就不错。帝国在北美洲的地盘有点小了,应该把中部大平原都给占下来,一直扩张到五大湖地区……

诸如此类赤裸裸的侵略扩张言论,在帝国内部并不鲜见,而且很容易引发全民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参与度杠杠滴!

起初,类似的侵略言论总会引起荷兰,米国和其他国家的警惕,甚至发出正式的外交照会表示强烈抗议。

帝国一般都是不疼不痒的表示言论自由,然后对那些闹的凶的,跳的比较过分的媒体处以罚款,令其登报道歉,最多也就这样了。

这种纵容态度,反而引起帝国报刊更多的类似言论。

为啥?

因为这种惊爆眼球的观点吸引读者,有助于极大的扩张报纸销量,引发公众热议,所谓哗众取宠,盖莫能外,有钱又有利谁不愿意做呢?

说实话,这种邻居时刻惦记自家院子的感觉真不好。

但是米国,荷兰这些国家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因为根本就抗议不过来,自然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过分就好。

李福寿招了招手,唤来秘书长蔡廷干吩咐道;“廷干,这些老大人们一心要为帝国开疆拓土,心意可嘉,但是德属东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你把最近的军情简报给他们通报一下,英国人和比利时人,葡萄牙人在德属东非撞的头破血流,正在到处找背锅侠呢。”

“微臣谨遵圣命。”蔡廷干拱手回答。

他转过身来,对在坐的诸位老大人们恭了恭手,说道;

“诸位大人,据最近收到的非洲军情简报显示;

德属东非面积约9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65万人,不过白人只有6300多人。它的四周都被敌人包围,周围有英属东非、乌干达、北罗德西亚(桑比亚)、尼亚萨兰(马拉威)、比属刚果(扎伊尔),大部份是英国的殖民地,只有南方的莫桑比克是中立的。因此在防卫上,德属东非可以说几乎是四面楚歌的境地。

在开战前夕

德属东非的兵力包括了68名白种军官、60名白种士官、132名白种医官和行政人员、2名黑人军官、184名黑人士官、以及2286名黑人士兵。

在武器方面只有67挺机关枪,31门过时的轻型野战炮,士兵配备的步枪是1871年型的旧式毛瑟步枪,普遍较为陈旧。

英属东非和乌干达一带的部队也大约2000人,人员构成以少数白人军官绝大多数的黑人士兵为主,德军英军两者基本旗鼓相当。

欧洲战争爆发前德,在非洲共有四个殖民地:吐寇兰、喀麦隆、德属西南非和德属东非。

去年开战后

少数的德国和土著警察部队根本无法抵抗英法军队的进攻,很快吐寇兰、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先后落入英国和法国手中,赢得了初步的胜利。

但英国进攻德属东非时,却遇到严重的挫败。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名优秀的德国军官。他就是德属东非警备部队的指挥官保罗·冯·勒托-福尔贝克中校,曾经亲眼见证了第二次南非布尔战争,对英军的无能留下深刻印象。

勒托-福尔贝克中校决定要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在非洲拖住尽可能多的拖住敌人兵力,并且越久越好。

多一个英军投入非洲战场,就意味着少一个英军投入欧战,他在用这种方式支持欧洲战场上的德军。

在起初进攻德属东非遭受挫败的情况下,由英国外交部协调,英属印度军派出总数8000多人精锐的两個旅前往非洲作战,番号编为印度远征军b支队。

这其中,有一个纯白人组成的北兰开夏营,还有一个廓尔喀步兵营,其余的全是印度士兵。

2个旅的英属印度军队从印度孟买到东非蒙巴萨前,东非殖民地军队再次对德属东非攻势,国王非洲步枪团在内约1500人的部队向隆及多前进,却被德国方面600人的部队击退,再遭挫败。

英印军到达蒙巴萨后,德军在人数上处于1:8的绝对劣势,但德军指挥官勒托-福尔贝克中校信心十足,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给英国人迎头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