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两倍海军战略(第1/3页)
作品:《澳洲风云1876百度百科》在头宝垄基地盘恒数天,李福寿挨个接见了相关研究团队,温言勉励他们要耐得住寂寞,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为帝国崛起、民族复兴作出应有努力云云。
反正是猛灌心灵鸡汤,把这些不善表达情绪的理工男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很多老爷们儿忍不住潸然泪下,都是激动的。
此后,李福寿视察了相关的研究所,对项目组研发人员的干劲表示鼓励,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研发要求。
头宝垄镇规模虽然不大,但却设立了4个秘密研究所,其中航空动力研究所分为一分所和二分所,分别研制不同的功率的活塞发动机。
一分所主攻大马力活塞发动机,二分所主攻中小马力通用航空活塞发动机。
头宝垄镇正在建设中的风洞,高空台,都是当今世界的先进实验设施,空气动力学,核物理,电力与无线电等新兴学科将会继流体力学之后,成为帝国物理系独具特色的院系。
在视察的最后
李福寿参观了基地设计建造的双翼飞机,仅仅一年多时间,双翼飞机已经可以实现空中飞行20分钟的即定目标,速度每小时97公里,进步可谓神速。
如今的飞机非常简单,基本上采用轻质木料制作骨架和机翼,再加上一台汽油发动机就完事了。
机械操控面简陋的不能看,很多都是用铁丝直接连接,用弹簧复位,简直就是小孩玩具一样。
飞机研究所下属也有4个研发团队,每个团队二三十个人,他们研发出3翼机,四翼机,五翼机……甚至七翼机,八翼机等多种多样的飞行器,探寻了各种翼形构造的空气动力学特点,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在这里,李福寿能够看到年轻科研团队想象力的飞扬,在飞行器领域做出的种种探索。
像鸟儿一样翱翔蓝天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这里的科研人员完全没有设想到飞机在战争中的应用,因而速度并不是首先追求的目标,而是令人着迷的多翼面设计。
可惜的是,李福寿打破了年轻学者们幼稚的梦想。
“更高,更快,更强。”
这是陛下提出的科技研发目标,第1个目标就是飞机突破150公里每小时速度,其后是200公里,300公里……实现飞行更快的目标。
飞行高度突破1千米,2千米,3千米……
其次是加强载荷能力,第1个目标是除了驾驶员之外额外携带100公斤物体,然后是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
再其次是更强,能够在空中做出宛如鸟类一般的急转,俯冲,盘旋,爬升和滚翻等高难度动作,实现飞机从飞行玩具到战斗机器的转变。
从李福寿提出科研目标的那一天起,愉快的散养生活便宣告结束了。
科技人员拿着皇室下发的丰厚薪酬和充足项目资金,实现自己心中飞行器梦想的日子结束了。
从此以后
他们必须按照上峰研发设计要求,走上一条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飞机设计路线。
第一个研发目标,是5年内研制出一款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载荷量超过150公斤的飞机,要求性能可靠,实用性强,可维护性好。
4个研发小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研发方案,在经过专家组可行性论证之后,优胜劣汰,科研人员待遇同样与项目直接挂钩,能者上,庸者下。
这样一来,就给科技研发者赋予了沉重的压力。
这一次李福寿不得不开金手指,提出明确的研发目标,以结束飞机设计研究所漫无目的的探索期,令其尽快走上正轨。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
莱特兄弟第1次实现人类的有动力飞行之后,世界各国相继涌现了探索飞行奥秘的热潮,就像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一样,各种千奇百怪的飞行器充斥科技报刊,什么扑翼机,三角翼飞机,菱形翼飞机,桶形翼飞机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飞行爱好者做不到。
欧美各国飞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洋帝国也同样如此,人们尽情宣泄自己的飞行梦想,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梦想时代,也是思想混乱时代。
若没有外力强有力干扰,这段时间将会持续十多年,欧美各国政府也没有引起重视,更无从干预。
好日子的结束,直到第1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梦想者拉回到现实之中。
现在嘛……
李福寿用“更高、更快、更强”的科技研发要求,促使年轻学者们从飞行梦想中醒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按照既定的正确科研路线去努力研发。
届时
什么三翼机,四翼机,五翼机……甚至七翼机,八翼机,什么扑翼机,三角翼飞机,菱形翼飞机通通会消失,只剩下单翼机和双翼机这两种构型。
道理非常简单
根据物理升力计算公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飞机的升力正比于飞行速度的平方与和机翼面积。
就是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越高,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