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1/2页)

作品:《解春愁赵栋最后结局

灶房里又与简言操劳的时候不同了。

灶房里干干净净,木柴被劈得整整齐齐的堆了半壁。两个烘笼堆在一侧,上头烘着些衣衫,常见的粗棉衣衫中夹杂着水绿嫣红的小衣。

卫英并没有看见。他双眼一直看着张三娘。看她一双素手,从热着的大锅里端出一碗面,再从坛子里捞了根腌王瓜切成块,拢在一个小瓷碟中。

张三娘将面与腌王瓜一起放在灶房的矮桌上,又折身给卫英拿了筷箸:“卫壮士,请用。”

语气仍旧生疏有礼。

卫英坐下执了筷箸用饭,尝了一口面。眼睛又是一亮。这张三娘下面的功夫比煮馄饨要强多了。

他吃着面,边偷偷看向正在擦拭的张三娘。

张三娘背对着他,卫英只看到一截细白的天鹅,微微弯着,细碎的短发随着她的动作一动一动的。她的肩很薄,窄袖短袄将腰掐得细细的。

卫英越发觉得嘴中的面好吃极了。

只可惜面太少,他才吃个半饱便没有了。

张三娘忽而转过头来,问他:“那边不是有厨娘了,怎地回来吃了?”她的杏眼亮晶晶的,在昏暗的灯光下湿漉漉的诱人。

卫英顺口答道:“明福受了风寒,许久不见好,辛嫂子告了假;狄嫂子忙不过来,我又错过饭点,是以便想回来瞧一瞧可还有饭。”

见张三娘不解地看着他,他才想起张三娘初来乍到,并不熟悉那边的人。忙又解释道,“明福是厨娘辛嫂子的儿子。”

张三娘便恍然大悟。

卫英不想走。但公子……不,现在该叫大爷了。大爷还要他去办差。自从李管事不管事之后,大爷便怪忙的。他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张三娘,道,“面很好吃。”

张三娘便嫣然一笑:“多谢卫壮士夸赞。”仍旧是那般生疏有礼。

可她,笑的时候怪好看的。

卫英才出了灶房,张三娘脸上的笑容便收敛了。她拧干帕子,抹着油腻的灶台,想着李遥芝兰玉树般的脸庞,用力擦得更厉害了。卫英虽好,但李遥更胜一筹,她不允许自己再失败一次。

灵石镇不大,满妈妈捡来的拾儿面无表情地晃荡着,东瞧西瞧,狗吠撵狗,饿了便从怀里摸出羊肉馒头啃着。

便是走得再慢,半个时辰也绕了一圈了。

这时,她瞧见了明远镖局的招牌。

明远镖局的院子极为宽敞,拉了巨大油布的棚下,停着一溜儿的马车。两个身强力壮的镖师专心检视着马车,没有注意到拾儿进了院子。

拾儿啃着羊肉馒头,蹲坐在一处不显眼的地方,百般无聊地看着马儿喷着气,甩着马尾。

羊肉馒头啃完了,马儿没什么好看的。她打了一个哈欠,从蹲着的地方悄无声息地摸进内院。

内院静悄悄的,不闻人声。

这竟是那苏云落的产业。

拾儿又摸出一颗梅子,丢进嘴中。

有人担着两个木桶从角落里转出来,一晃一晃,走得极慢。一股难闻的臭气随风飘过来,纵然她经常不沐浴,也难以承受那股臭气。

哦,原来是个倒夜香的。

拾儿掩着鼻子,正要转进角落中藏着。忽而觉得那人有些眼熟。

她怔怔地看着那人,直到他双目无神地走过她面前,她看到他耳下的红痣,才颤声道:“姑爷,你是于姑爷?”

才晴了两个时辰的天又阴暗起来。

风一吹,沉沉的云便坠下水来。

顾闻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将桑田检视了一小片,才双脚沾满泥巴地回到田中的木屋。

木屋中燃了火盆,还熬了热茶。

卫真取了水,在檐下冲洗着顾闻白换下的靴子。顾闻白站在他身后的窗户边,望着烟雨朦胧的桑田,面上若有似无的隐着一丝笑容。

他眼中虽然看着桑田,心中却想着,落儿的癸水似是已经过去三四天了。那洞房花烛夜,今夜便该安排上了罢……

心中挂了事,面上却不慌不忙。待卫真将靴子冲洗干净,他又吃了一壶热茶,才不紧不慢地上车。

雨势虽不大,但二人回得折园时,顾闻白衣服的下摆还是湿了半幅。

折园中灯火通明,听得动静,苏云落穿着一身燕居的便服,从屋中迎了出来。

见顾闻白浑身湿气,她忙嘱咐咏春咏梅:“给大爷提热水来。”说着又将顾闻白拉到烘笼旁,解着他的衣衫。她动作并不忸怩,目光清明,专心地替他解着衣衫。顾闻白望着她青丝如云的头顶,想着今夜即将了却心愿,喉头便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

声音有些大,苏云落停下动作,疑惑地看着他:“三郎,你饿了?抑或,先摆饭?”

顾闻白面不改色:“不过是渴了。”

苏云落替他除下外衫,丢在脏衣篓中,又替他倒水:“本以为老天能晴半日,谁道又下起雨来。三郎匆匆忙忙去检视,又匆匆忙忙回来,倒是辛苦你了。”

一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