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匈奴不灭(第2/2页)
作品:《汉阙是汉代什么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疏里,更加进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一回生二回熟,他现在已知道该如何说动大将军了。
“下吏读太史公书,知道自马邑之围后,大汉与匈奴小战上百,大战十余,胜多败少,甚至曾于漠北大破单于军,但匈奴败而不亡,纵有孝武举国之力击之,纵有长平侯、冠军侯之勇略,匈奴仍三垂比之悬矣,真中国之坚敌也。”
灭亡匈奴这种事,霍光无疑是最感兴趣的,他这一生不论是利息言还是立德,都力有不逮,唯独立功最有希望。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这是孝武皇帝的夙愿,也是兄长未能完成的事业,是他霍光必须扛起的担子。
“弘以为,匈奴之所以难灭,多因地利、人和,匈奴行国也,一旦汉军大肆北上,匈奴自觉不敌,便举国遁走,草原幅员万里,难觅其宗。一旦粮食耗尽或入冬,便不得不返回,兵遂空出,甚至会被匈奴滋扰,损兵折将。”
霍光何尝不知?上次五将军伐匈奴,满心希望他们能重创匈奴,但田顺、田广明部因废帝之事无功而返,连范明友也扑了个空,匈奴单于庭和左部毫发无损。幸好赵充国和任弘不负厚望,横扫右地,保住了乌孙,否则五军空出,霍光必将成为朝野众矢之的。
经此一役,霍光更加认识到,想要一举灭亡匈奴,何其难也?孝武就是被总也灭不了的匈奴搅得失去耐心,这才导致晚年连续犯错,霍光立刻暂停了远征,本始年间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和战马数量。
按照大汉定年号的规矩,是四、六相互交替,孝武太初年后每个年号为四年,孝昭为六年,今上又变成四年。
“县官等得起,任弘也等得起,可老夫还有几个四年?”
霍光忧心忡忡,政争之事他玩得炉火纯青,一手废除诸侯为财政补血,一手逼迫田延年自杀,让他承担离间骨肉的罪名,对张安世明升实抑,又扶持韩增。
但在征战上,霍光没有他兄长的天分,不得不仰仗于战将们,这也是他对任弘暗藏忌惮,又不得不重用的原因。
而让霍光欣慰的是,满朝文武睁大眼睛盯着九卿、中朝那几个位子时,任弘依然将精力放在经营西域北庭,在击灭匈奴的目标上,任弘和大将军出奇一致。
但孝武和卫、霍都未能想出一举击灭匈奴之策,任弘能想出办法来?
“其实也不难,依然是沿用孝武与博望侯之策。”
任弘道:“昔日汉伐匈奴,皆以南攻北,匈奴从容北遁,便能高枕无忧。可若是在主力出塞之际,从北庭出一支奇兵,率领乌孙骑数万东进,截断匈奴退路呢?两面夹击,匈奴必亡!”
任弘这点子倒不是空想,历史上从准噶尔盆地向东征伐蒙古高原的大有其人,比如突厥便是兴起于金山,向东消灭柔然。准噶尔汗国亦是从西往东吊打喀尔喀蒙古。
他对霍光长拜:“但这前提是,朝廷能早日在北庭设都护,经营数年,左结乌孙为强援,右驱小月氏为猎犬,蚕食整个右地,彻底斩断匈奴一臂!再向其腹心进军!”
任弘这一番建言,让霍光稍微变了打算,他略加犹豫后,也不急着回答,只用笔在面前的简牍上涂改,削去之前写的字,添上新的,一边说道:
“西安侯先前可在为未能当上九卿,入中朝而心有不甘?”
任弘顿首:“下吏不敢!”
霍光摇头:“老夫也有苦衷啊,好铁要用在刀刃上,击灭匈奴可少不了你。”
他已改好了木架上的简牍,笑道:
“既然道远说过,西域南北两路互为犄角,若分属两都护,难免政出多门,不能独当匈奴侵扰。故北庭暂不宜设立,且纳入西域都护管辖。”
“此外,改西域都护府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秩为两千石,与太守同,掌军政之权,于西域之事,可安则安之,可击则击之!”
霍光看向任弘:“安西将军,你若为大都护,三年时间内,可否安定西域,并为大汉在北庭练出万骑强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