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3页)

作品:《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

来,戎车屡出。所以农功不致,仓廪未登,每念于此,朕心甚忧。”皇帝长长叹息。

“大家爱民如子,国中之民无不敬爱大家,上天有感,自大家继位以来,多年风调雨顺,普天之下,苗稼繁实,江山人才辈出,忠臣良将多如星斗,边塞恶邻也不战自溃。如此,仓箱之积,指日可期。”常云生说着行五体投地大礼,动情道:“大家必是比肩尧舜的千古明君。”

皇帝让常云生起来,虚点他:“你呀,就是会哄朕开心。”

常云生立刻一脸被冤枉的表情:“大家,老奴句句乃肺腑之言。”

皇帝摆摆手,也不说自己被拍龙屁爽了没,再看了一遍密信,然后让人去传召政事堂几位执宰与六部尚书进宫面圣。

因今日休沐,被传召的执宰与尚书没那么快进宫,在等人来时,皇帝与常云生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忽而问起:“太子那伴读叫慕容信的,是慕容毫什么人?”

常云生道:“太子少师之孙。”

“看人之道,用人之道,驭人之道,朕教了多年,太子竟还未习得十之二三,”皇帝摇摇头,沉声道:“朕实在失望。”

“太子尚且年轻,大家春秋鼎盛,慢慢教便是了。”常云生说道。

皇帝吐出一口浊气,感慨:“他与他母亲极像,极重感情。可他是储君,是下一任帝王,一个合格的帝王,岂能感情用事。”

话涉及到元后,常云生也不敢接话了。

说起昭成皇后,皇帝脸上出现郁郁之色,亦不欲再多言,转而说起了太子少师慕容毫。

“慕容毫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一手锦绣文章极受天下文人士子追捧,不然朕也不会将他选为太子少师。”皇帝满脸难解,“你说,他怎么就把自己的孙子教成那样。”

“约莫是少师府上子孙众多,他无法一一管教。”这话可不好答,常云生只能尽量和稀泥。

皇帝并不满意这个答案,说道:“他把自己的孙子都教成那样,朕的太子交到他手上教导,难怪教成现在这副模样……”

帝王胸襟再广阔,终究免不了多疑多思。

人的思维是发散的,有了一个可疑之处,就免不了带出更多可疑之处,越想越可疑,越可疑越想。

然慕容毫为官终没有大错,皇帝也不能给人来个莫须有,暂且放下了心中所虑。

但是对于慕容毫之孙,皇帝并不喜一个这样的人跟在太子身边,给太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皇帝问常云生:“慕容毫之孙选官了没有?”

常云生道:“尚未。”

“那就让他做个富贵闲人罢。”

“喏。”

帝王一句话,便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约莫三刻时辰,尚书左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全部到了。

皇帝便说起此次急招众人的目的。

“朕有意开制科,选拔天下能工巧匠,改良农具,以助农桑,或修田亩之法,或高产粮之法,不拘其形,只为天下之大命。”

“陛下圣明。”众臣工齐齐称颂。

“此事便交由礼部与工部。”

“喏。”礼部尚书与工部尚书齐声应。

皇帝又接着分派工作:“户部重整鱼鳞册,重新丈量清查土地,严查逃户。”

“喏。”户部尚书应道。

“吏部、刑部、御史台,严查官吏不法,渔夺百姓者,一律严惩不怠。”

“喏。”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齐声应。

皇帝:“中书令拟诏吧。”

尚书左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

果然,圣人又是已经做下决定,只通知他们一下。

君王太过强势,臣子很是无奈。

想施展才华吧,君王已经施展完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

君王的决定于国有利,他们是拥护支持的。

但君王的决定于国有害,或者君王肆意妄为了,他们也是能死谏到底的。

蝴蝶扇动小小的翅膀,能掀起飓风。

皇帝命令一下,三省六部空前忙碌。

时隔几年,朝廷再开制科,许多偏才能人,许多有奇思妙想却被斥责奇技淫巧之人皆赞圣人英明,都准备了起来,报名应制。

而周朝立国后,第二次全国土地丈量也开始了,上一次丈量土地还是太.祖朝。

不过,忙碌的三省六部里,有一部并不是那么忙,甚至因为高姜国内讧把自己搞分裂而无力扰边,都不用像往年那样防备西北恶邻,只需多注意一下西南。

这闲得抠脚的部门就是兵部。

休沐日被圣人召进宫中议事,却从头到尾都没兵部啥事儿,兵部尚书林尊甚至怀疑,圣人把他也叫来只是因为“六部尚书”这么叫着顺口而已。

当然了,兵部闲得抠脚,将军解甲归田是好事。

无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