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电影教案和宣传(第1/1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警戒在哪儿看》相比文字,图像传输的内容更多。一个人或许不识字,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却不一定就差。
知识的来源并不仅仅限于书本,书本只是前人经验的积累综合,很多大字不识,历经风雨的人身上所积累的底蕴有时候比死读书的人更加丰富。自然是一本书,社会也是一本书。
只是在不可能手把手的教导的条件下,书本的普及姓的传承要比口口相授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而已。
但即使是书本,也需要有人来讲解引导。
扫盲不是说认识几百个字就能知道一些东西的。几辈子缩守在小山村里的人大有人在。没有讲解的老师,他们仅凭着书本根本无法理解一些内容。而华夏恰恰缺少教师。
有时候人才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也需要有一些各行业的高端人才,才可能在未来有所创新。但华夏现在高端人才少,为此就连那些中学生毕业生,孟享也是挑选了一部分让他们继续进修一步。要么到扩招后的各处大学,要么直接送去国外留学。
很多人还要一边进修,一边去帮助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一下子,所需要的教师数量是庞大的。先锋军手中的人才能够维持特区的义务教育,但用于维持第七战区以及先锋军占领的所有地盘上的义务教育就很勉强了。
施行义务教育后,按照规定,入学的人数一下子达到了一千多万,而且随着地盘的扩大,还在朝着两千万迈进。主要是以前积累的未上学的适龄儿童太多了,随着新学期的开学,若是一下子被强制入学,绝对会聚起一股巨潮击垮先锋军的教育体系。
要知道一千多万可大多数是一年级的新生。而且从六岁到十五岁都有,年龄差距太大。
为此,特地把这一股人潮分为了三份。
第一年入学的只有十岁以上的孩子,第二天的是满8岁的剩余的儿童入学,第三年才是恢复到6岁的其他儿童入学。
即便如此,教师的人数依旧不足。为此,连私塾先生也招来当启蒙老师。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事物即使老师也不知道,更别提再教给学生了。
克隆兵倒是都认字,调制后的他们可以直接认识繁体字,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实在差劲。用在军队中给士兵扫盲还可以,但用在义务教育中教小孩子,即使孟享也不放心。谁知道这些木头疙瘩教出来的小孩子以后是什么样子
所以即使是那些大学生,一样有支教的任务。而且老师的授课时间也是大大延长了。但人总有个极限。
于是,孟享在苦思良久后,采用了电影教学。
基地的放映机很便宜,质量同样有保障。而县城附近所有学校,都已经顺上了电。即使没有通电的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柴油发电机输送电力。相对于稀缺的人才,机器可以大量采用基地制(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